在 CPC 模式中,点击价高于出价往往和各种溢价系数有关。时间段系数就是常见因素之一,像早 8:00-10:00 这种竞争激烈的时段,很多商家会设置 1.2-1.3 倍的溢价系数,这就使得实际点击价变成了关键词出价乘以这个系数,自然比基础出价高。
地域系数也会推高点击成本,对于长三角这类重点推广区域,商家可能会设置 1.2 倍的地域溢价,目的是提升在该区域的排名,但同时也让点击成本水涨船高。
还有首页排名倾向系数,如果开启了这项功能,通常会有 1.3-1.5 倍的溢价,再叠加前面提到的时间段或地域系数,点击价就会显著高于基础出价。比如基础出价 10 元,叠加 1.2 倍的时间段系数和 1.3 倍的首页溢价,实际点击价就成了 10×1.2×1.3=15.6 元,明显超出原本的出价。
OCPC 模式的出价逻辑和 CPC 截然不同,关键词出价以及各种系数都不再生效,而是直接采用目标转化成本出价,比如设置成 100 元。实际点击价会围绕这个目标转化成本波动,大概在 100 元左右,由系统根据实际转化情况动态调控。
从影响点击价的因素来看,CPC 模式主要受关键词出价和时间段、地域、排名等系数影响,实际点击价是基础出价乘以各系数的乘积;而 OCPC 模式中,影响点击价的是目标转化成本,实际点击价由系统根据转化目标动态调整,大致和目标成本相当。这种差异让 OCPC 模式下的成本更可控,也更贴合最终的转化目标,而 CPC 模式则需要商家更精细地调整各种系数来平衡成本和效果。